而現在似乎是站在了某個關口。
從前極愛Canon帶點紅的溫暖,後來又迷上了日系帶點青色的乾淨舒服,
結果現在對顏色的喜好反而有點不上不下的,
找不著最喜歡的那個味道。
另一方面,自己也站在人生的某個關口上,
似乎是該要做選擇的時候,該往哪個方向大步向前?
要抓住甚麼? 同時,又要放下甚麼?
有點訝異的是,走出海關、站在桃機大廳的時候,
那三個半月分離、等待、重逢的酸楚又湧了上來,
連帶的,包括之後那段不到一個月的煎熬,還有永別的傷痛。
慢慢的,心裡對現狀的怨懟越來越深了。
總是抱怨是環境的負面能量太重,討厭周遭的每一個人,無心做事,
恨不得世界就此結束。
但其實錯不在環境,而是對自己的膽小懦弱與猶豫不決感到討厭。
總想著,要擺脫這個令人厭惡的地方,走了世界就會明亮起來,
可是問題並不在這裡有多糟,而是在這裡太安逸,
讓自己遲鈍,無法繼續成長罷了。
偶然在臉書<閱讀>專頁看到一段文章的分享:
-「不需要」,就是解藥-
如果你檢查一下憤怒、恐懼和問題,你會發現它們永遠是奠基於欲望。包含所有你期待的、你想擁有的、你想改變的、你希望得到的。想想看,你為某事生氣,為什麼生氣?是不是你沒得到預期的東西;或者你想做某件事,某人阻撓了你,你的欲望受到阻礙,你才生氣?當你想改變某人某事,結果還是老樣子,你就失望受挫;你想得到某些東西,或是怕失去它們,你就會擔憂恐懼、患得患失,對嗎?簡言之,只要不欲求,不期待,那麼你的煩惱就會消失。
*
有了這樣的領悟,這些年,我不再期待別人應該怎麼對我,同事應該瞭解我的苦心,老闆應該知道我們的努力,孩子應該聽我的話,伴侶應該配合我……當我們期望對方這麼做、要求就會變多。自己若這麼想,對方自然也會那麼想。由於指望他人,當期望落空時,就會產生埋怨、不悅的情緒。
我和太太已經講好,只要嘴巴或腦海裡出現:「他(她)應該!」立刻提醒自己:「不需要!」此後我們幾乎沒爭吵過,也從未因管教子女問題起衝突。當你看到某人沒聽你的話,你不會生氣,因為你「不需要」他聽你的。當你沒有得到某人肯定,你不會受傷,因為你「不需要」他的肯定。當你沒得到你想要的東西,你不會難過,因為你「不需要」得到它。想過嗎?為什麼你一定要得到某個東西?一定要改變某人?一定要如此成功完美?一定要心想事成、萬事如意?當你「不需要」,會失去什麼?你會失去的唯一東西就是痛苦而已。像前陣子有一則新聞,某個演唱會門票瘋狂熱賣,搶票爭執不斷,甚至有人因此大打出手,而我沒興趣,如同生菜沙拉之於老虎——「不需要」,就是解藥。
我不該強求現在的環境變好,或是非得帶給自己新的成長,
而是自己去踏出去,去體驗不同的人事物帶來的磨練。
所以,接下來要往哪走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